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河北省廊坊市持续实施基层党建“领航工程”,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创新建设“党群会客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微治理”的有效路径。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环渤海腹地,北临北京,东与天津交界,南接沧州,西和保定及雄安新区毗连,素有“京津走廊明珠”之称。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安排部署,廊坊市坚持以实施基层党建“领航工程”为统揽,持续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探索以严密的组织体系引领社区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廊坊市持续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面向社会累计招聘社区工作者3000余人,全市社区工作者总数达到6000余人,平均年龄降至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0%,建起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社工队伍。着力建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市41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遍达到500平米以上,为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构筑坚强阵地。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区构成日益多元,社区不同阶层、群体的需求日益多样,社区居民对社区党组织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服务精细化、实效性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社区治理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单一的社区党建阵地能满足群众办事基本需要,但在工作实践中,每个社区平均都管辖着6、7个小区,有的小区距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较远,不方便群众办事。二是社区网格员每日在网格巡查,虽然能够发现社区治理问题,但有时巡查中没有发现问题,居民群众发现了问题又较长时间找不到社区干部。三是社区构成多元化与党建阵地单一化不相匹配,小区中的物业服务场地、公共设施等场地资源利用还不充分。四是固定的社区党建阵地服务市场主体方式还不够灵活,对辖区商户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还一定程度存在。
廊坊市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推行建设“党群会客厅”这一举措,推动社区治理重心向居民小区下沉,服务、治理方式更加科学、精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取得较好成效。
1、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小场地”引领“大升级”。坚持“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多措并举设立“党群会客厅”。抓主线,推行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会客厅,按照有茶歇、有图书角、有服务指引、有上墙制度、有包联安排、有值班表“六有”标准,依托社区综合服务站,重点在一楼建设敞开式、卡座式、客厅式、家庭化的“党群会客厅”,或整合群众工作室、调解室等功能室,建设一室多用的“党群会客厅”。截至目前,全市412个社区全部设立“党群会客厅”。抓重点,推行在居民小区、社区网格建会客厅,坚持与物业办公用房共建共享,设立居民小区、社区网格“党群会客厅”。积极整合网格设置,实行“多网合一”,在每个居民小区至少设立一个“全科网格”,同步建立小区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实行网格办公点与会客厅资源共享。目前,已有467个居民小区设立“党群会客厅”。抓服务,推行在楼宇商圈建会客厅,发挥浙商广场、万达商圈等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立足全面服务市场主体,按照有电脑、有投影仪(电子屏)、有打印机、有洽谈室的“四有”标准,累计设立48个楼宇商圈“党群会客厅”,为圈内小微企业实时提供“零距离”服务。抓高效,推行把会客厅建在居民身边,针对一些居民小区办公用房紧张的实际,积极利用小游园、景观亭等公服设施建成“说事亭”“议事角”,设立室外“党群会客厅”,随时随地听民声、访民情,第一时间应答、第一时间处置。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党群会客厅”960余个。
2、优化服务,便民为先,“小客厅”释放“大能量”。将“党群会客厅”融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当中,赋予社区治理新动能。突出亲情化。注重居民群众的体验感、舒适度和参与性,整体布局设计以整洁明亮、温馨舒适的风格为主,使群众可以零距离直观感受开放互动的社区服务,充分体现社区“家”的温度,提高功能空间实用性。突出便民化。梳理总结形成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清单,通过社区公示栏、网上推送等形式,让居民群众熟知社区便民服务事项,依托“党群会客厅”面向居民群众全面提供议事协商、邻里互助、矛盾纠纷调解、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文体活动谋划等居民互助自助服务和生活小事类、咨询类等便民便利服务等事项。突出时效性。把居民小区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党群会客厅”,组织小区党员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党性、比责任、比奉献“三亮三比”活动,在文明创建、为民服务、小区治理等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群会客厅”改变了过去“社区干部自己干、居民群众一边看”的局面,让居民群众有了一个固定的说事明理好去处,畅通了说事渠道,一些问题聊着聊着就通了、说着说着就明了,实现了群众不出小区就地说事,矛盾问题就地化解。通过社区搭台、居民互动,今年以来共组织议事协商1886次、化解邻里纠纷276件、收集意见建议2357条。广阳区北大街社区在“党群会客厅”收集小区业主的急难愁盼,为彻底解决保交楼小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历时一年的时间推动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逐步为小区广大业主解决了交房违约金、车库未交付、地下室未交付、集中供暖、充电桩安装等5大类73个问题,有效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安次区瑞景嘉园社区“瑞景嘉园小区说事角”架起网格员沟通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今年以来收集居民意见建议90余条,解决犬只管理、“飞线”充电、乱堆杂物等问题55件。安次区盛德社区依托会客厅成立“老刘调解室”,社区老党员刘瑞明退休不退岗,积极排查化解辖区矛盾纠纷,大到房产纠纷、小到夫妻矛盾,年均调解案件11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有效维护了邻里和睦。
3、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小措施”助力“大治理”。建立社区干部“党群会客厅”坐班值班制度,将社区工作者下沉到各居民小区,实现“一小区一名社区干部、一名专职网格员”,平时在“党群会客厅”坐班,确保居民群众说事3分钟能找到社区干部,居民群众遇事社区干部3分钟到场,随时解决“急难愁盼”,积极构建社区干部“3分钟工作圈”。建立“四访四帮”工作机制,通过入户走访、建微信群等方式与居民建立长期联系,实现突发急难情况、家中重大变故、家人患重大疾病、家庭发生较大矛盾“四个必访”,帮助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安全隐患处置、邻里纠纷调解、民情民意反馈等四个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主动摸排居民中热心群众和有一技之长人员,组建矛盾调解、应急救援、服务群众、文体健身等志愿服务队伍,平时在居民区内散作“满天星”,化身“消息树”“调解员”,遇有急难险重任务迅速集结聚成“一团火”,抱团攻坚,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目前,全市共摸排组建矛盾调解、应急救援、服务群众、文体健身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523支、8734人。
1、居民反映问题有了“快车道”。“党群会客厅”设在居民小区里、社区网格上和群众身边,使居民群众有事随时随地说,矛盾纠纷随时随地解,特别是一些急难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妥善处理,社区居民拍手称快。三河市燕顺路街道嘉都和华苑社区一老人不慎被两名儿童撞到右腿,导致骨裂,后因医疗费用和赔偿金额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多次协商无果后向社区求助。社区党支部联系社区法律顾问张萧北律师,先后4次邀请三方到社区“党群会客厅”进行沟通解决,最终解除了矛盾纠纷。迎宾北路街道潮白社区党委针对部分商户经营状况不佳,外加房租、电费等费用较高,导致经营压力较大的问题,及时组织商户代表、开发商召开座谈会议,讲解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精神,协调开发商通过适当减免部分房租、免收变压器损耗费用等方式,帮助商户缓解经济压力,累计减免达100万元。
2、网格员日常履职有了“责任田”。“党群会客厅”的设立,推动社区干部就近就地下沉到群众家门口,将社区治理延伸到户到人,开展入户走访、安全巡查、纠纷调解等工作,随时随地收集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实现“小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问题就地解决”。针对老旧小区占比多、高龄老人基数大现状,文安县日新西街社区专职网格员携带办公设备,利用小区“党群会客厅”设立“流动办公桌”,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解决民生问题300余件,服务居民1300余人次,创新打造基层治理“社区嵌入”新样态,让基层治理更加贴近民生、贴近民心。
3、社区干部倾听民声有了“新途径”。“党群会客厅”拉近了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间的距离,成为了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的“连心桥”,依托“党群会客厅”的协商议事、纠纷调解等功能,“聚民智、汇民意、解民忧”,动员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培育自治意识,提高自治能力,“党群会客厅”成为了亲民、便民的家门口服务站。家住香河县潮白社区的居民杨女士到会客厅向社区干部反映,自在城小区旁空地处,有人正在随意倾倒大量建筑垃圾,正值大风天,对附近玩耍的孩子造成较大危险,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接到群众反馈,社区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县环卫公司迅速清理了建筑垃圾,执法队对涉事司机也进行了批评处理,切实用“快”和“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小事。
4、服务市场主体有了“新载体”。通过设立楼宇商圈“党群会客厅”,搭建了党员与组织、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业务洽谈、资源共享的平台,有效解决了一些小微企业来客无地落座、洽谈无室接待的问题。今年来,广阳区扎实开展“走访解促”活动,在青美数智园区设置“党群会客厅”,依托会客厅整合人才、资金、技术、政策、信息等资源,在内部设置党务、政务、法务等相关服务,搭建园区共享平台,累计接待全国客户140余家,引进企业34家,有效形成了园区建设、招商、运营等高效的服务体系。
1、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唯一的宗旨。始终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做好城市基层治理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成色是廊坊市的一贯坚持。创新建设“党群会客厅”,打破以往单一的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服务主阵地模式,推行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就把党建阵地建到哪里的新举措,是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基层治理才能获得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党长期执政的基础才更加牢不可破。
2、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标准,创新建设“党群会客厅”,是对发挥党建阵地为民服务功能的坚守,也是适应居民群众多元诉求,积极拓展党建阵地功能的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通过创造性地推行“党群会客厅”建设,把党的工作渗透到解决群众“关键小事”的过程中,把基层治理延伸到居民群众家门口,使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的温度。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不断适应基层治理的新变化、新要求,才能有效把握基层治理的内在规律,才能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成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会更高。
3、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层治理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增强问题意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已成为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创新建设“党群会客厅”,是及时掌握基层治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实在在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有效载体,是连接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的有效渠道。通过分类型、分阶段推进“党群会客厅”建设,找准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突破口,提高了靶向攻坚的精准性、时效性,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基层实际、紧贴居民需求、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及时掌握群众的实际需求,才能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才能及时解决基层治理中的堵点、难点、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