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的核心是什么?与传统观念中城市“要素聚集”不同,在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战略布局的进程中,上海城市更新的成功典范普陀区“红旗村”强调的是融合、有机和持续——历史与未来相互融合、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民意民需持续促进城区建设高质量发展,视“以人为核心”为目标,真正为民更新一处“产城融合新地标”。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城市中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更新与未来相连,需要在空间、形态、业态、功能等方面引领城市发展。在“红旗村”的更新范本里就给出了历史和未来相互融合的优解。
日前项目总体量达32.3万平方米的中海环宇城MAX购物公园(后简称“环宇城”)就是红旗村范围内的一处新晋商业综合体地标。在这里,城市与自然、与历史文脉的边界融合得恰到好处。
在环宇城北侧临街一面,一处向内凹陷的结构很引人注目。记者了解到,原来这一处“凹陷”是为了保留当地一棵500年古银杏树。“为了让古银杏树获得充分日照,我们让建筑后退了30米,为树木预留了生长空间,而其他的留白空间则设计了银杏广场,叠加景观桥和真如港水系,形成了商场的别致一景。”环宇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秋冬时节适合观赏银杏,这一区域也成了周边市民的公共活动打卡点之一。
不仅如此,环宇城北侧绿地、真如港河道、南侧海纳中央绿地,都打造了多维度的生态购物公园,整个项目的绿地覆盖率超过了50%,宛若一个在自然中生长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守住历史“文脉”和自然“绿脉”之余,环宇城还注重发展新兴艺术。记者了解到,这里的线座观众席的通用型多功能剧院。在这里,打造了双层市民广场:一层收窄落地面,将地面还给人民,腾出更多活动空间,二层大面落地窗视野开阔,三层还设计了露台演出场地。据介绍,剧院目前已确定开心麻花团队将进驻提供剧场、书店、脱口秀、展览等一系列内容文化型消费。
城市更新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建设工程。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
从产业支撑上看,地块转型后新建的线万平方米的商办楼宇,不仅有吸人眼球超高“双子塔”——中海中心,还有4幢规格不等的商务楼宇群。错落有致,重塑上海西北城区的天际线之余,也以独特的楼经济发力模式牵引普陀楼宇经济持续“攀高”。数据显示,仅仅这一处,单日可承载约三万人次办公。
记者了解到,真如境商办楼宇自全面竣工以来,5座办公楼的平均招商率已超过50%。走进项目的招商团队,记者发现,这些企业的进驻,都奔着一个“生态”而来。
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
“上海市数字广告园区就在这里,我看好这里的生态。”元隆雅图上海公司总经理林庆霖告诉记者,企业选址过程中,看了不少办公楼宇,品质都不错,但让企业最终选中真如境的一大原因,就是看中了数字广告园所在地的产业生态。
据介绍,上海市数字广告园区在真如境内中海中心C座正式开园。园区聚焦打造产业要素集聚地、龙头企业入驻地、知名奖项举办地、专业人才涵养地,为发展数字广告产业集聚生态。开园至今,已吸引了利欧数字、剧星传媒、快手磁力引擎、明思力、谦玛网络、蔚蓝云创等一批头部企业进驻。产业集聚为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抓手。数字广告领域龙头企业宣亚国际的安家落户就源于产业集聚的吸引力。“我们的主营业务是广告公关,这里成立的数字广告园区,对我们来说极具吸引力。”宣亚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第一家进驻中海中心的企业,他们对发展信心十足,在中海中心的新办公楼面积也相比之前扩张了30%。
有了产业,还要让产业人才留下来,享受城市的生活。为此,这里的商场、公园等配套城市设施自区域更新以来就在不断建设、完善。张梓钰是宣亚国际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对这片区域的产城融合建设感触很深。“我之前就住在这片,第一次过来这边时商场、配套服务很多都没有。但这半年,我感觉变化天翻地覆,山姆、环宇城纷纷都起来了。”张梓钰告诉记者,如今他成功入住了中海中心商务集群的配套公寓,实现了居住、工作、休闲“一公里生活圈”的幸福生活。
从政策过程角度来看,在城市更新实施的全过程都应当听取人民的意见,寻求人民看法、意见和建议的“最大公约数”,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高质量城市更新回应民生所需,才是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原红旗村的村民归惠莉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回到养育自己的地方继续生活工作。如今的她,成了真如境项目内中海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项目伊始,我就和其他5位村民一起到这里驻点办公,参与项目开发企业中海地产的具体工作。”归惠莉介绍说,经过层层选拔,他们成了村里首批派驻的培养人才,有人学招商,有人学物业管理。归惠莉笑言:“在这里踏踏实实学,以后才能帮村民管好集体资产,让大家的钱袋子都鼓起来。”
更好地发展生态,不止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归惠莉切身感受到这波红利。和她有着同样感受的村民还有很多。其实,这样的自循环“造血”机制在区域发展规划之初,就被考量到了。“城中村改造事关百姓福祉。我们考量的是,不仅仅是让村民享受土地红利、改善生活居住环境,而是真正形成可循环的造血机制。”中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随晋介绍说,上海兴隆实业有限公司作为红旗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城中村改造政策,回购一幢写字楼,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在紧邻真如绿廊的核心位置,红旗村集体资产回购的“中海中心”C座,又名“鸿企中心”,“鸿企”二字正是取自“红旗”的谐音,这是红旗村改造项目中最早交付的超高办公楼,也成了村民如今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之一。集体资产借助改造的契机提升了产业能级,村民成为可循环造血机制的一部分,在新的岗位上融入共享了新时代发展。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以城市更新为纽带,各方力量被汇聚成一股合力,推动“红旗村”转型归来,在产城融合新地标的建设上大踏步前进。
一个看得到历史新生、听得到鸟语虫鸣、触摸得到城市温度的“新红旗”正缓缓而来。